關于列表式導航,相信大家都了解不少,因為它基本存在于所有的APP中(除了部分工具類應用)。不過它現在更多的是用在二次或多次層級上,很少有主層級用列表導航的了。簡單來說就是:列表是所有導航中能夠承載最多信息的一種模式。和標簽式導航一樣,它不僅結構清晰,更能方便用戶理解,有時候在層級的屬性上它更勝于標簽式導航。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講解一下列表式導航設計的三種主要表現形式:
1.標題形式
相信大家聽到列表導航,腦海中馬上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產品畫面。在有些產品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列表:有的只顯示一行文字,有的顯示一行文字加一張圖片等等。我稱這類導航為標題形式的列表導航。
這類列表導航一般來說只顯示標題或標題加圖片,然后加一點其他細節信息,唯獨沒有內頁的內容。
這樣做其實有兩點原因:減少頁面空間的占用;幫助用戶快速瀏覽。
但是這種方式存在一個弊端,就是會降低用戶的點擊率。下面來我用另一種形式來講解點擊率下降的原因。
2.內容形式
有一類App,主要以內容為主,它的層級很淺,所以在列表中就會體現出部分內容信息,點擊進去就是詳情,比如電商類產品。而內容形式的列表更多的是用在這類產品中,因此我把它定義為內容形式的列表導航。如下圖:
這類列表能很好的展示部分產品信息,用戶能夠快速的進行瀏覽,大致的了解這塊內容是不是自己想要的。其實很多地方都有這種內容形式的列表導航,只要平時在使用App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,對它們進行適當的總結,就會印象深刻了。
閱讀類產品也會用到這類形式的列表導航,如知乎:
這類產品在使用時,會發現文字非常多,所以導致現在的人慢慢的因為標題不吸引人而忽略了不少好文章,所以顯示一些內容在外面展示,還是很不錯的。至少可以幫助用戶快速的了解這篇文章或這個回答是要說什么,有興趣的話再進入仔細查看。
這樣的設計不僅幫助用戶更好的了解相應信息,更多的是設計師想讓用戶停留在頁面的時間更長。而不是隨意一刷就過了,因為確實如果沒有這些內容,真正去點擊查看詳情的人會很少。你覺得這個體驗如何呢?
其實除了這兩類之外還存在另外一種內容形式的列表模式,但我不稱其為導航,大家可以去看看百度云管家或360管家的界面,就知道我說的是什么了。(學習要主動,不要啥都要我提供了才去了解哦)
3.嵌入形式
再來講講嵌入形式的列表導航,嵌入式其實就是由多個列表層級組合而成的導航。這類形式很少會用在主內容上,因為層級多,體驗不好,用戶記不住哪條對應哪條,使用起來就很不方便。但是它能很好的解決次要功能非常多的問題,所以有時候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在微信的設置中能看到類似的設計。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,就是目前舉的所有關于列表導航的例子都是依附于標簽導航之上的。前面我就說過現在以列表形式作為主導航的產品是越來越少,因為確實它不是一個好的主要展示形式。
而在二次層級上,它們還會將列表分模塊進行展示,如“新消息通知、隱私、通用”是一組,“幫助與反饋、關于微信”又是一組。雖然你能看到,但是不仔細觀察就不會發現其中的要點。只要善用這個細節,可以更好的加以區分次要功能,并提升用戶體驗度。
總結
列表導航存在一個弊端,就是空間問題,雖然可以設置滑動,但是一屏的瀏覽量才是最關鍵的。因此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把控好字體大小、展示信息、模塊等問題,千萬不要隨隨便便就動手隨便做了。
對于上述列表導航的三種不同表現形式,小編給大家提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:
1)標題形式控制好寬度,把握空間占用率。有時候顯示太寬,一屏的數量就少了,而太窄的話,點擊會有誤操作。
2)內容形式控制好字數,展示內容頁的前面多少個字,或者加一個接口,重新編輯一段介紹作為展示。
3)嵌入形式理清功能框架,進行有序的排列,不要隨意擺放,否則體驗反而不好。
標簽: 南昌網站建設公司/南昌做網站的公司/南昌微信小程序/南昌APP開發/—斑驢互聯